一场可能彻底颠覆中国游戏产业格局的“暗战”。
若干年后,如果字节跳动成为中国游戏行业又一个“腾讯”,人们或许会回想起这个暗潮汹涌的2021。
腾讯与字节的交锋发生在大众视线之外的投融资圈,而将其摆上台面的,则是字节对沐瞳科技的战略收购。一位接近沐瞳科技创始人徐振华的人士透露:“在字节完成对沐瞳科技的收购之前,腾讯和沐瞳已经谈了很久,但顾虑到种种历史原因,沐瞳最终倒向了字节。”
在一家出海游戏公司的高管看来,沐瞳收购案意味着字节在游戏资产这一块,已经向腾讯全面开战,任何有机会拿下的团队都不会犹豫,哪怕是高溢价(有外媒报道称,这笔收购案的交易金额高达40亿美元)。
然而“暗战”在字节出手之前早已开启。
一家北京游戏公司的投资人用“疯狂”来形容腾讯的反制手段,“对于字节开出的估价,腾讯甚至不惜加价3倍来抢项目”。另有小道消息称,有几支游戏团队本来已经与字节完成了签约,但腾讯愣是拿着支票跑到了人家公司门口,硬生生截了字节的胡。
更直观的变化是,进入2021年以来,腾讯的投资步伐明显加快,且直指几款还未上线的明星产品——除了业已公布的《黑神话:悟空》,还有多位业内人士向陀螺透露,去年大热的另一款游戏《Party Animals(动物派对)》其背后的研发商所思科技“已经被腾讯拿下”。
某华南地区厂商投资人认为,腾讯入股游戏科学(《黑神话:悟空》研发商),而且仅拿5%的股份,战略意图已十分明显,就是要通过排他条款来遏制字节在游戏领域的扩张。
据陀螺了解,腾讯和字节对彼此的排他协议确实存在,一支与腾讯、字节均有接触的研发团队向陀螺证实,“一旦签了字节或者腾讯,那和另一方的合作就会受限。”但也有被投团队表示并不意外,“以前腾讯排网易、百度,只是现在加上了字节。”
没有人知道是腾讯还是字节先将对方设为“假想敌”的,但无论是谁打响了第一枪,一场可能彻底颠覆中国游戏产业格局的“暗战”,已经悄然拉开帷幕。
01
到处都是腾讯和字节的人,抢得很凶
“现在市面上见到最多的就是腾讯和字节的人。”一位常年奔波于一线的某大厂投资人表示,“两家都有钱,人又多。为了更快拿下团队,双方各出奇招,不停磨制作人,甚而专门给被投团队讲对方的条款有多‘坑’,而自己开出的条件有多优厚。”
一位资深投资人说:“目前我们所能看得到的优质CP,基本都被腾讯和字节同时看过。”
但与两家的广泛“狩猎”相比,如今的游戏行业其实没有太多的优质资产可供选择。腰部以下的团队缺乏投资价值,而莉莉丝、叠纸、鹰角这类还有相当想象空间的公司几乎不太可能有股东松口,腾讯和字节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头部以下、肩部以上的项目,亦或少数打造过爆款的精英团队。
腾讯入股乐府互娱,创始人研发产品累计流水超百亿
对腾讯和字节来说,在机会已所剩无几的情况下,若想要抓住难能可贵的一只或几只独角兽,“广撒网”和“高速”就是大家都会执行的策略,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相互摩擦、碰撞的场景,进而刺激对方更加激进。
上述投资人告诉陀螺,高度竞争的背景下,双方有时候会基于“单纯不想让对方投”的原因适当抬价来争取项目,或为表诚意提高投资额以防对方截胡。
提高所有项目的投资额,从门槛上拦下字节是腾讯常用的套路。某一线游戏公司的投资人向陀螺透露,近段时间,他们手中至少有3个项目看到了腾讯的身影,“抢得很凶”。
“我们准备投的一家公司产品还没有做出来,腾讯直接5倍估值进去;另一家被投公司,去年年底刚拿完另一家公司的钱,腾讯翻了一倍的估值又加了一份占股;还有家被投公司和别家谈了很久,都拿了投资意向书,硬是被腾讯加价抢过来。”
某深圳初创研发团队告诉陀螺,他们准备等产品上线再做融资打算,因此回拒了腾讯和字节。而在得知该团队也与字节有接触后,腾讯的人留下了一句话:“想要投资随时可以找我们”。
坊间甚至有传闻称,个别团队为了争取更好的价码,故意放出腾讯或字节有收购意向的风声,好吸引其中一家的投资。
某上市公司的投资人认为,腾讯如此大张旗鼓地“扫货”,已经向字节递出了一个明确信号:在国内,你就别想和我抢了。
02
占股5%也要拿,尽可能堵死字节在游戏行业的路
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表示,事实上在腾讯内部,字节收购沐瞳还没有那么紧张,但如果换作字节收了米哈游,那么情势便完全不同了,“因为《原神》象征着次世代的势力,它背后的新生代用户群是现在的腾讯覆盖不到的。”
上述人士称,错过米哈游的崛起,被腾讯投资部看作一个非常难堪的案例,这代表腾讯的战投团队没有在早期发现并进入这样的项目——这在腾讯过去十几年的狂奔中绝无仅有:通过入股或全资控股,这家互联网巨头在MOBA、吃鸡、引擎技术、电竞等赛道占据了绝对主动,却唯独错失了二次元。
腾讯可以接受市面上存在一个《原神》,甚至可以接受米哈游将腾讯的入股请求拒之门外,但绝对无法容忍字节培养出下一个米哈游。
一家传统端游公司的投资人认为,现阶段腾讯最害怕字节从一个意向不想的地方突围,如果这种品类腾讯短期内做不了,那么字节很可能会造成轰炸式的效应——最早腾讯做游戏的时候,盛大、巨人也没把腾讯放在眼里,但后来还是被腾讯找到突破口。
在一位游戏行业资深从业者看来,腾讯非常清楚两家目前的局势:腾讯的优势在于内容端,流量正逐步下滑,偏偏腾讯又没有摆脱对流量的依赖,腾讯系产品依然需要通过流量获客;而相较之下,字节的流量优势已十分明显,一旦字节能同时掌握流量和内容,那么就能复制10年前的腾讯模式。
高度的危机感让腾讯自2020年开始高频次加快投资节奏,并将渔网撒向大海。“以前谈一个投资可能要两三个月,现在很可能一个月就拍板了。”一位知情人士人称,“腾讯策略也很好懂:不管你是什么品类,只要能做到品类前三,腾讯都会考虑。”
(2020年腾讯投资表)
此外还有一些投资思路上的微妙变化:比如腾讯对外的投资占股变低了,同样是一笔钱,腾讯现在可能会选择拆分出来投更多的项目,以求快速占坑。
再比如腾讯对标的要求不再那么严苛。一家中型游戏研运商的发行负责人说,去年腾讯投的很多公司其实非常一般,甚至没有做出过什么像样的项目,“有家北京的二次元团队我们看过但没有投,而腾讯仅仅因为这家公司的一款产品拿了版号就投了,完全不看团队实力。”
腾讯甚至对部分条款作出主动让步。一位接近多桩腾讯投资案的人士称,这一轮投资腾讯非常佛系:不主动要董事会席位,不干涉产品,不签对赌,不强行绑定发行(但前提是不能给字节)。
某上海游戏研发公司CEO说,近来腾讯在上海动作很大,但条款普遍给的很宽松。他判断,腾讯采取的是一种防御性的部署,“他们希望这个行业中未来有机会跑出来的公司不一定要控股,但最好都是关联公司,这样将来才不会和腾讯对抗。其核心诉求是要在内容端保持相对领先的角色。”
03
投资权限全面放开,未知的可能性是腾讯最恐惧的
业界有一则广为流传的逸闻——在2020年初的一次游戏投资策略会上,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·米切尔就近年腾讯在游戏领域的投资发出质疑:
游戏行业不应该有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,这只能说明我们投资的失败案例不够多。为什么失败案例不多?那是因为我们看的不够多,投资太保守。
这番话普遍被外界解读为腾讯将触角伸长的主因。而事实也许比传闻还要夸张。
一位接近腾讯投资事宜的人士表示,IEG(腾讯互娱)经过一轮内部调整后,已将权限全面下放到一线业务团队,“包括商务、运营、评测,所有人都可以看投资、推进项目,不用带投资部的人。”
根据陀螺的不完全统计,2021年至今,腾讯已完成了对34家游戏公司的入股或收购,被投标的所涵盖的平台、品类、赛道甚广。
(2021年腾讯投资表)
从被投公司来看,腾讯的投资思路已非常明晰:一是补短板,比如之前不擅长的二次元及女性向;二是抓机会——所有未来可能会做成的机会,以及存在可能的赛道,包括新品类、新趋势或是更加细分的领域。
但越具有想象空间,就越伴随不确定性,腾讯必须要做出取舍。
一位天使投资人认为,过去一年时间,腾讯最大的变化是不再那么看重数字,不再带着太高的收入预期去投项目。某华东地区游戏公司的投资人曾透露,他们之前准备投的一家独立游戏公司其实并不赚钱,但腾讯愿意加两倍估值入股。
某游戏公司制作人判断,腾讯在确定性的赛道上已经有了第一梯队的自研团队,强大的研发能力让他们可以不断复刻成功,因此腾讯对外投资的团队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补齐不可预期的新方向、新赛道,“从自由的创作空间中诞生的可能性,这种不可见的东西是腾讯最忌惮的。”
对未知赛道和短板品类的恐慌,使得腾讯敢于下“狠手”。一家大厂的高层人士回忆,之前腾讯因为一支二次元团队和另一家一线厂商打起了价格战,硬是把估值从5000万抬到了1.5亿。
04
字节拥有一支全球化采购团队,投资逻辑与腾讯不同
相较于腾讯寻找的“不确定性”,字节追求的则是某种“确定性”。
对于字节的投资布局,一位上海投资人的理解是,无论是收购墨鹍还是沐瞳,字节一直希望能拥有一套自己的研发底子,“好比腾讯的天美、光子,先要在几个确定的赛道上有压舱石镇着,然后再去找新机会。如果没有王牌产品在手,那么字节就没有根,很虚。”
但字节的计划并不顺遂。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四大自研游戏工作室成立至今,并未拿出任何重磅产品,曾被字节寄予厚望的墨鹍甚至因为在规定期限内产品没能上线,在经历了创始人杨东迈离职后陷入沉寂。
为了找到能够委以重任的核心自研团队,字节的投资分工颇为细致。陀螺了解到,字节目前有一支几十人的团队在投游戏,战略采购有二十人左右,覆盖全球;中台还有人专门负责做方案,跟团队谈条款、投后维护;另有一支市场分析团队,将市面上所有制作人的背景情况扒出来。
(2019年至今字节跳动投资表)
字节希望用数据化思维来管理项目投资,理性缜密,在保持克制的同时,字节对游戏行业似乎也没有摆出All-in的态度,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在公司9周年庆上指出,All-in是一种依赖捷径的偷懒手段:
很多人做业务会说要All-in,一下子结束战斗。我自己觉得,随便说All-in的团队有很大问题。All-in有时候是一种偷懒,如果你想得很清楚了,战略应该如此,那没有问题。但我的感受是,在很多时候,只是“我不想再想了,就这样吧,行就行,赌一把吧”。
反映在对投资标的选择上,是字节来得更加务实——不同于腾讯在游戏产业的全景式投资,字节对游戏项目本身的绑定、协同成长的要求更高,也更希望被投公司未来的业务轨迹与自己能做深度结合。
“字节似乎想连投带并地找到一支能管理好目前游戏部门的团队,所以出发点是找到好的标的和合适的人员,并不是一味地收游戏产品。”一位长期研究字节的战投人士说。多支规模相对较小的游戏研发团队告诉陀螺,尽管与字节有过接触,但对方还在观望。
一位接近字节的互联网从业者表示,现阶段字节最基本的需求是从流量上完成对腾讯的超越,乃至彻底甩下腾讯。所以字节的投资逻辑也会围绕流量展开:不管被投团队是做什么垂直品类,只要能服务于字节的生态,可以聚合流量,那么战略意义就大于营收意义。
在这套网罗流量的逻辑中,大DAU产品是个最优解。“抖音用户创造内容需要话题,而大DAU游戏是可以吸量、拉留存的绝佳媒介,那么字节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找到一个可以对标LOL、王者、吃鸡的产品,否则‘七寸’永远掐在对方手里。”上述人士如是说。
沐瞳旗下的王牌产品《无尽对决(Mobile Legends)》所要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,这款MOBA手游月活跃用户超9000万,在多个海外国家及地区的影响力超过了其竞品腾讯《AOV》(《王者荣耀》海外版)。
此外,《无尽对决》还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广泛的电竞基础,而电竞恰恰是一个很好的内容抓手。“电竞的强黏性、高曝光可以为抖音持续产生直播场景和可供创作的内容。”一位抖音MCN机构的管理者分析道。
某知情人士透露:基于流量逻辑,字节正着手收购一支体量不逊于沐瞳的团队,“收购金额也有几十个亿”。他预测,下半年或者明年,字节还可能收购一支“吃鸡”团队。
05
但游戏终归是个文化创意行当,路又怎么堵得死?
在流量夯筑的商业帝国上能产出具有“强烈破坏性”的游戏吗?
不少互联网老人觉得可以,因为多年前腾讯曾办到过——即便流量的力量并非摧枯拉朽,却足以冲击出一道裂缝,一张最终鲸吞了游戏行业半壁江山的巨口。
但时代变了。短视频正在迅速挤占用户时长,由字节掀起的新流量浪潮波及游戏行业,疯狂吞噬玩家单款游戏的在线时长和游玩深度。对字节来说,流量、资金反而是最不值钱的——最宝贵的是时间,“字节不像当初的腾讯,没有下一个10年留给字节。”一位证券分析师说。
相似的焦虑也笼罩着腾讯。某游戏公司的运营负责人认为,“在短视频的挤压下,《原神》是少数不被影响的产品,它代表了新生代用户对精品内容的选择”。为此腾讯想尽一切办法要抓住下一个《原神》,想在新风口上再赢一次,就和当初他们赢得MOBA和吃鸡一样。
但来无影去无踪的“原神”们往往可遇不可求。
一位主机游戏开发者告诉陀螺,某成都公司做了3年3A游戏,只完成了项目的50%到60%,但团队已经熬不住了,“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产品做了这么久,成员们担心用户的口味很可能已经变了,顶不住压力:与其继续磨下去,不如做个一两年就能上线可以快速变现的产品。”
更不可捉摸的是,没有人可以斩钉截铁地断定下一个风口是什么,下一批用户又喜欢什么。
一家从页游时代一路辗转至今的老牌厂商称,早在六七年前,米哈游就曾找过他们寻求融资,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:“因为当时我们根本看不懂二次元,不敢轻易出手。”
百年来,游戏因为新奇有趣而深受人们喜爱,它没有绝对的规则,没有必行的教条,开发者可以天马行空,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,因而谁也预料不到下一个爆款长什么样子。
然而,出于互联网巨头的商业化需要,游戏却被戴上了一副无形的镣铐:众人按图索骥,在各自的赛道上把游戏做成产品,将游戏人称作制作人,整个流程被整得明明白白。
可归根结底,游戏是一个文化创意行当,组成这个行业的是一个个人,许多个个体。“所以本质上,我们投项目投的是人。人是可以随时离开的,只要人还在流动,游戏行业就永远存在机会,路也就不可能被某一家公司完全堵死。”一位长居幕后的投资人说。
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
下载「陀螺科技」APP,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
110777025(手游交流群)
108587679(求职招聘群)
228523944(手游运营群)
128609517(手游发行群)